健康最重要

   2025-07-25 kongyu980
核心提示:今天请假休息一天,简单聊聊近况。上周五提到过,我岳父做了脑部基底动脉的支架手术。本来手术还是挺顺利的,在ICU观察了一天,7
今天请假休息一天,简单聊聊近况。
上周五提到过,我岳父做了脑部基底动脉的支架手术。
本来手术还是挺顺利的,在ICU观察了一天,7月12日就转普通病房了。
不过,12日中午喂完饭后,突然血氧和血压都往下降。
当时一堆护士和医生过来紧急处理,把我都吓坏了。
不过好在紧急处理后,血氧和血压慢慢稳定下来,就紧急做了胸部和脑部CT,因为担心会不会是手术后脑部出现什么问题。
好在CT结果显示,脑部还比较正常,没出现什么术后异常。并且主气管也没有发现有呛了异物进去。
不过,当天的值班医生还是请了耳鼻喉科的主任过来,排查是不是气管呛了异物进去。
最后抽血检查,确认还是肺部感染的问题。
可能是因为前一天做全麻手术时,因为要插气管,导致的肺部感染。
所以,医生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我岳父转进ICU里观察,先把肺部感染控制住。
我岳父3月底脑梗后,也是因为严重的肺部感染,才在ICU住了10天。
这次又因为肺部感染进ICU住了几天。
好在这次没有脑部的问题,在ICU住了4天,这周三就转普通病房了。
然后这两天慢慢把血压和心率控制回正常水平,今天医生是说下周一就可以出院了。
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结果总算是有惊无险。
目前医生观察来看,是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当时提到的一些手术风险,比如有一些有用的血管闭掉,或者出血,是没有出现。
下图是手术前的血管造影图。
图片
下图是手术后的血管造影,对比还是很明显。
图片
现在我岳父状态是比手术前要好一些,意识和说话都比手术前流利一些,只是可能卧床多天,走路还没有恢复到手术前状态,这个后续还得慢慢长期做康复,后面我是想再找个康复医院吸吸高压氧,感觉脑梗前6个月的黄金恢复期,吸高压氧还是有用的。
后面我还想找个靠谱的中医,给我岳父调理一下身体,长期康复这块,中医和针灸也是有用的。
这次手术主要就是拆掉随时可能再脑梗的不定时炸弹,但康复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现在手术成功,再脑梗的概率会降低很多,后面就可以安心做长期康复。
虽然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但至少风险是降低了,剩下的只能看运气了。
反正我是能做的都努力去做了,就像上周说的,尽人事,知天命。
最近这两周因为一直待在医院,也看到很多病人,看到了人生百态。
我岳父住院第一天,隔壁床的人,也是50多岁,男的离了婚,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工作忙没时间过来陪护,还得他70多岁的老母亲在医院给他做陪护。他还一直说自己不孝,拖累了自己母亲。
对比之下,我岳父情况还算好,有我岳母是全程陪护,而且我工作比较自由,也能全程帮忙。
我看了同住院的很多病人,子女都是隔几天才能来一次,生了病基本主要还是靠夫妻互相扶持。
现在对于很多双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到了我这个年纪,父母基本到了60岁左右的年纪,一旦碰上大病,需要人陪护,对独生子女来说,不管是金钱、精力、时间,都是巨大的压力和考验。
如果生两个,起码子女还有轮换的空间,可以轮流照顾。
还有,我岳父进ICU那天,有一个19岁的女孩,因为脑炎也住进ICU,还比较严重,医生说可能得住院一两个月,而且有生命危险,她一堆家人在ICU外面愁云惨淡。
而且这边神经内科条件比较好,有自己的ICU病房,就在同一楼层,但不允许家属探视,不像专门的ICU病房是家属每天下午有半小时探视时间。
等于这女孩进去ICU一两个月,家人只能在外面等消息,无疑是很煎熬的。
不过我在旁边也听到医生说了句话:“你们这个比较严重,可能得住一两个月,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本来现在医保有限制,住院太久是可能罚钱的,所以我们也是真的想治病救人,才把你们收进来,你们要信任我们。”
就我自己这些天在鼓楼医院待的感觉,从我个人体感来看,我是觉得这边氛围比同在南京的人民医院要强。
起码,我去挂门诊看心脏早搏问题的时候,医生没有对新冠病毒视而不见,直接说现在确实很多人感染新冠后出现心脏不适症状,不像人民医院那时候ICU的医生对我说:“我们医院都不说新冠了”,这种让我很反感的鸵鸟现象。
感觉这个主要看医院,不同医院,有不同的氛围。有的医院鸵鸟,有的医院不鸵鸟。
此外,这次给我岳父做手术的主任医师,手术前我是都没有机会见到,手术后才见到,说了下手术情况。
这边就是管住院的医生专门负责住院,负责手术的医生不参与查房,只专心负责做手术。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省得家属还得纠结要不要给手术医生塞点啥,手术医生也不用直接面临来自患者家属的压力。
好的制度,是尽量不要去考验人性。
这次住院和手术过程,我也没有去找关系,看能不能照顾一下。
因为住院后,给我感觉就是都按流程走,而且像我岳父这个基底动脉的支架手术,风险是比较高的,在他们科是只有最好的一位主任医生可以做,他们也是按照流程给安排他们科最好的这位主任医生做。
对于我而言,就是住院前,要选择在哪家医院做这个手术,要不要做手术,这是需要慎重选择。
现在回过头想想,还好当时没有就近直接在最近的淮安的医院做。
当时淮安那个医生给我感觉就是说话比较满,在他说起来,这个手术对他来说只是小手术。
但我当时查了资料,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这个位置做支架手术的风险是比其他位置要高。
当时家里人,包括我岳母,还有我老婆她叔,也都是倾向于直接在淮安做手术,不想去南京折腾。本来淮安那家医院也是苏北地区最好的医院了。
最后也是我不断给家里人做思想工作,大家才同意去南京找更大医院做进一步评估。
当时做这个选择,我自己也是承受很大的压力,那万一来南京折腾一下,耽误了病情怎么办?
我当时也是往上找很多资料,看哪家医院好,看全国科室排名,查哪个医生比较靠谱。
当时我也是查了,就神经内科来说,江苏省内只有鼓楼医院是排得上名。如果想去更好的医院,最近的就只能去上海,不过我岳父的情况,去上海又不太方便,所以当时我才决定直接来鼓楼医院看。
最重要的选择,还是找对医院,认准医生,然后直接去挂号就行了,剩下的就是正常走流程。
除非像我岳父3月底刚脑梗时,因为是临时紧急转院,从当地县医院,要转来南京的人民医院,不能走门诊,而且比较紧急,没办法等床位,我当时才比较着急的想找关系,看能不能当天就安排床位。
但最后也是正常走急诊流程,还因为在急诊失败拔管失败,又进了ICU,而且从ICU出来后,还不能转院内的神经内科,这让我当时对那家医院的观感很差。
如果不是这么紧急,正常就是走门诊,然后等个两三天就可以等到床位。
因为现在医保限制,如果病人不是特别需要住院,医院现在也不会让病人住院太长,超过半个月正常就会让人出院。
所以床位轮换得还挺快。
我岳父住院半个月了,所在的病房都换了三波人了。
而且就我观察,我发现现在脑梗年轻化的趋势很明显。
像现在我岳父病房同住的其他两个人,都是50多岁的,跟我岳父年龄差不多。
虽然这跟饮食作息、生活习惯会有一些关系。
但这都属于过去这么多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不属于近几年才发生的变化。
2022年之后,最大变量还是新冠。
感觉现在这个新冠长期重复感染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存在微血栓的问题,这也会整体提高人群脑梗的概率。
本来中国脑梗发病率就是位居世界第一,所以我们更需要重视一些脑梗的预兆,脑梗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通常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像这次住院进来,我跟其他病房的人聊了下,很多人是一发现症状后,就第一时间进来住院治疗,通常住院个一周就可以出院了,也没啥后遗症。
老一辈的人,为了省钱,或者其他原因,总有这种不想上医院的想法,总觉得上了医院,没病也会治出病。
结果最后往往就是小病拖成大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负担是指数级增长。
所以我是一直跟大家说,一定要有预防大于治疗的观念,定期做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今年经常往医院跑,看多了病人,只有一句感慨。
健康平安,最重要。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