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厂这一轮组织架构和业务调整之前,自春节后开启的外卖大战,显然只是前奏曲。
高频的外卖是绝佳的流量入口,在这背后,更广阔的市场是,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近场电商迅速发展,典型代表是30分钟送达的不止是餐食外卖,还有日用杂货,以及大件家电、数码产品等3C产品。
这让电商、外卖平台的业务重合度越来越高。为了打造综合性的大消费平台,各个互联网平台走出三种路径。
阿里体系内,有在仓配、算法、地图等积累了成熟履约能力的饿了么,以及酒旅业务的飞猪,通过业务整合,贯彻今年阿里一直强调的协同作战,无疑是最高效率方式。
这一轮整合,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也与淘宝闪购上线两个月,便宣布日订单已突破6000万单的战绩密不可分。
今年夏天外卖大战中,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首页拥有一级流量入口,在充分发挥饿了么履约能力之外,更重要是货盘的丰富度。饿了么供给面向淘宝闪购全部开放,结合淘宝天猫在品牌电商商家的优势,这是阿里应战外卖之余,对即时零售业务布局的重要一步。
图注:淘宝闪购页面。
整合饿了么和飞猪,淘宝天猫迅速补上了外卖和酒旅两大版图。
在外卖业务中稳居“铁王座”的美团,则通过小象超市、美团闪购和美团优选,进一步加码即时零售。美团的目标,是让用户在平台上实现“从点外卖、到购万物”,后者可以提升单笔订单的客单价、品类更多,业务想象空间更大。
美团一方面收缩社区团购业务美团优选,集中兵力。一位美团员工向Tech星球透露,目前美团优选的员工正在进行内部活水,大多数人都是在小象超市、快驴,以及沙特区域的海外业务中选择。
另一方面,则是丰富供给,包括加大美团闪购在3C家电、酒水饮料、快消日百等品类,以及让小象超市覆盖更多的一二线城市。
根据美团披露数据,6月以来,美团日订单保持在9000万以上。7月5日晚间,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
长期跟踪研究美团的行业专家石浩羿告诉Tech星球,美团在即时零售业务上入局早,模式更齐全,有自营前置仓模式的小象超市,以及聚合众多线下闪电仓店的美团闪购。美团依旧想办法加强小象超市的生鲜品类优势。据他透露,目前小象超市品类里面,生鲜占比35%~40%,自有品牌占比大约在15%以内。
京东则是从高频的外卖场景,进一步拓展至更高毛利的酒旅市场,前期同样采取“0佣金”模式抢占市场。目前,在京东首页,“特惠机酒”与“品质外卖”并列位于“品质生活”板块。
图注:京东APP首页“品质外卖”和“特惠机酒”。
在外卖业务上,京东也交出了初步的成绩单。在今年618媒体开放日上,京东披露数据显示,京东外卖上线第90天,平台日均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
无论是组织架构调整协同作战,还是重新排兵布阵,或者拓展扩张业务领域,阿里、美团和京东,变得越来越像,它们目标也足够清晰:争夺即时零售,以及更广阔的大消费市场。
在石浩羿看来,目前即时零售在电商的渗透率大概在5%~6%,按照现在的增速,预估2030年即时零售的渗透率将达到10%,大约达到2万亿的市场规模。在即时零售市场,美团目前占据市场份额接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