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发挥社区和学校监督责任
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的主体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履行教育职责及具体落实教育方面,需要明确相关的监督机构。目前看来,《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明确监督主体。但在实践中更多的是人民法院作出《家庭教育令》,其他部门尚未发挥作用。
实际上,能在常态的生活中发现教育存在问题的是孩子所生活的社区和所就读的学校,应加大这两个主体对家庭教育的监督作用。同时,其他机构在发现孩子存在家庭教育问题时,应向孩子所在的社区和所就读的学校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源、曾经处理过的记录等,全方位、立体化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
家长要学习法律知识,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家长了解法律和政策,维护孩子的权益至关重要。建议家长采取如下方法:参加法律教育课程,了解儿童权益、家庭法律知识。遇到问题寻求法律专家、律师帮助。通过查阅书籍、在线资源和政府网站,了解法律和政策。参与家长群体和社区组织,分享经验。关注法律更新、儿童权益等新闻。与孩子共同学习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孩子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避免非法报复。
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
家长应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法律意义与影响,通过案例、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理解法律规则。讨论日常法律问题,如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并树立遵守法律的榜样。利用适龄法律教育资源,如书籍、动画、游戏以及在线课程,帮助孩子理解法律概念,培养孩子合法行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