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结前,多只小型港股走势异动,部分投资者或憧憬股份炒高市值博入港股通,尤以半新股为甚,又或是一些已获纳入港股通的股份要力保市值要求。
事实上,股份“入通”前其中一个条件,正是要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而该指数的确会于每年6月底作出检讨,而且其中一个要求正是——股份市值,因此投资者若了解股份要纳入港股通或恒生综指的市值要求,可明白炒作憧憬有多高,亦可避免两大“陷阱”。同时,有专家提醒一旦愿望落空,要提防股价急回。
入港股通前需纳入恒生综指
首先,上市公司获纳入港股通条件大致可以分为3类:
一、属于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成份股;
二、属于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且市值逾50亿元;
三、属于A股及H股两地同时上市的H股。
若上市公司为“同股不同权”,则有不同的纳入要求:
一、在联交所上市满6个月及其后20个港股交易日;
二、考察日前183日(含考察日当日)中的港股交易日的日均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
三、考察日前183日(含考察日当日)港股总成交额不低于60亿港元。
股份市值要求不只50亿元
换言之,获纳入恒生综指成纳入港股通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由于以往最低市值要求为50亿元,因此坊间不少人士均认为股份市值要求为50亿元,并成为“炒作陷阱”之一。不过,根据恒生综合指数调整规则,累计市值覆盖率需位于前95%的股票才可加入恒生综指,由于该数字每个交易日均可能有变,因此没有一个准确数字,而目前有市场人士估计需至少逾70亿元,较坊间一般预期的50亿元为高。
计算日均市值 非月底市值
至于第二个“炒作陷阱”,是计算股份市值的日子。在2024年9月之前,市值计算方式为“过去12个月的月末证券市值平均值”,亦即只需于每月最后1日踢高市值便有望符合资格;不过,目前有关处理方式已调整为“过去12个月的每日证券市值平均值”,而且并不包括停牌交易日,因此单单在每月最后一日踢高市值而要获得资格的难度大增。
半新股上市日子少有优势
然而,若股份上市时间不足12个月,将按实际上市时间计算市值,因此半新股因上市日子较少,将较容易作出“市值管理”。另要补充的是,股份除了要符合市值要求外,亦要符合流动性要求等等。不过,由于目前市场主要炒作踢高市值的憧憬,因此以下例子将以股份市值作计算。
就以近期两隻热门新股(2508)及周六福(6168)作例子,其中圣贝拉暗盘价炒高22%至8.02元,当时流通市值升至约49亿元,惹来入通憧憬,首日上市更一度升至11元(流通市值约67亿元),惟尾市获利盘涌现,最终收报8.8元(流通市值约54亿元)。
正如前述所说,因为要计算的是“日均市值”,由于圣贝拉首日市值仅约54亿元,若要符合日均逾70亿市值,即次日最少要炒高近60%至86亿元,难度大增下令市场热情减退,最终次日收市大跌逾25%至6.55元。
相反,周六福暗盘价炒高13%至27.1元(流通市值约72亿元),同样惹来入通憧憬,首日上市亦升25%至30元(流通市值约80亿元),因此入通预期进一步升温,最终次日再升34%至40.15元(流通市值约107亿元)。
梁杰文:愿望落空需提防急跌
对于纳入港股通憧憬是否影响近日半新股大上大落,宏高证券投资经理梁杰文表示,半新股升跌本身主要看其流通量,如果流通量不足,就容易造成股价波动,加上入通憧憬,部份投资者就可能会高追了。他提到,近来很多股份异动也是因为有北水参与,内地投资者的炒作亦明显更疯狂,亦更多即日鲜,因此如果最终愿望落空,便要提防股价急回。
梁杰文指出,部份已获纳入港股通的股份也会担心失去这个资格,因为一旦没有这个资格的话,后果是内地人只能沽、不能买,自然对股价有负面影响,而冠城钟錶珠宝(256)近日股价踢高,也有揣测是避免被剔出港股通,但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
他又指,除了憧憬纳入恒生综指及港股通外,也可能是憧憬纳入其他指数,但是不同指数的计法不同,有些严谨一些、每日计一次,有些简化一点、只计算月底数字,甚至部分基金也可能会在半年结前粉饰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