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条公交线路采取措施
据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朱艳婷消息,2023年7月29日,北京以及周边地区出现降雨天气,截至7月29日17时,北京公交集团共计9条线路采取措施,采取停驶措施8条,采取区间措施1条,其中:市郊线路1条,采取区间措施1条。山区线路8条,采取停驶措施8条。具体线路及措施如下:
采取区间措施1条
通勤关上路(关上-东直门外),受平谷山区平关路路段降雨影响,采取区间措施,发东直门至官庄路口区间。
“杜苏芮”为何给京津冀带来强降雨?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杜苏芮”今天早晨8时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目前其风力进一步减弱,已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中央气象台11时对其停止编号。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胡宁用一张图解释,杜苏芮”已经停止编号,却还将导致千里之外京津冀极端强降雨的原因↓
副高引导北上
“杜苏芮”登陆时,位于其东侧的副高呈现出一种接近“方形”的形态,于是在副高西侧南风气流的引导下,“杜苏芮”残余环流又一路北上,继续播洒降水。
另一高压脊横亘阻挡,“杜苏芮”残余环流停滞华北
随着其不断向北移动,大气环流的形势也将发生变化,副高与西部的另一个高压脊互相连通,形成一个“高压坝”,横亘在“杜苏芮”残余环流的北方。而受陆地摩擦影响已经“元气大伤”的“杜苏芮”,无力冲破前方高压的阻拦,只得在华北地区放慢脚步。
急流输水
与此同时,在“杜苏芮”残余环流及其东北侧副高之间形成一条急流,可以将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海上输送到华北地区,为持续的降水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地形抬升
而急流遇到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时被迫抬升,这有利于水汽凝结成雨,进一步为强降水助一臂之力。
而急流遇到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时被迫抬升,这有利于水汽凝结成雨,进一步为强降水助一臂之力。
于是,在大气环流形势和地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杜苏芮”残余环流得以深入我国北方数日,在遥远的华北地区继续制造极端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