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机体功能下降,生理储备异常,抗应激能力减退,外界较小刺激即可引起临床事件的发生,给老年人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不良事件、疾病等症状,称为老年衰弱综合征。老年衰弱往往是一系列慢性疾病、一次急性事件或严重疾病的后果。高龄、跌倒、疼痛、营养不良、肌少症、多病共存、多重用药、活动功能下降、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等均与衰弱相关。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hendeshiye.com/file/upload/202508/15/093052911.jpg" alt="" />
据研究显示,老年衰弱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衰弱的患病率为7%,80岁以上老人衰弱的患病率为15%~50%,9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则高达30%~40%。衰弱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功能和生命质量,对健康预期寿命已构成重大威胁,更不利于推进全面健康老龄化。因此,预防衰弱已经刻不容缓。
预防措施
1.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多种因素可影响老年人衰弱的发生与发展,除遗传、年龄、性别等无法预防的因素外,可预防的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疾病、老年综合征、营养、药物、心理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
2.定期进行老年综合评估: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可以早期发现老年人机体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给予早期干预,达到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目的。衰弱的评估被认为是高龄老年人进行危险分层非常实用的工具,适用于所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hendeshiye.com/file/upload/202508/15/093052401.jpg" alt="" />
3.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维护和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主要包括规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饮食、良好的卫生习惯、维持口腔健康、合理膳食、适当的户外运动和锻炼、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充足的睡眠和保持排泄通畅、定期预防接种等。鼓励老年人多晒太阳,每日前臂暴露日晒15~20分钟,帮助维生素D吸收。可进行认知训练,包括手工制作、数字迷宫任务、情景记忆训练、推理训练等。
4.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营养干预可改善衰弱老人的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例如补充蛋白质可以增加肌容量进而改善衰弱状态,补充维生素D联合钙剂,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功能,并能预防跌倒、骨折和改善平衡功能。老年人的食物应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同时家庭和社会应从各个方面保证其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餐情绪,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摄食过程。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hendeshiye.com/file/upload/202508/15/093052371.jpg" alt="" />
5.运动锻炼:推荐实施抗阻、力量及平衡训练联合的多组分运动计划,如将有氧运动、伸展或柔韧性运动、平衡训练、抗阻训练等相结合,并遵循个性化、分期和逐步增加的原则。同时,我国民族传统健身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均对身体机能的促进有着积极的作用,建议老年人群长期练习。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病共存的现象,因此在对老年人提出运动建议前,对老年人既往病史的医学调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目前的活动水平和期待的运动强度等。
6.预防跌倒:跌倒可能引发骨折、软组织损伤、长期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尤其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危害更大,可能成为健康恶化的“导火索”,需通过科学预防降低风险。例如穿防滑鞋、夜间起床活动时遵循下床三部曲(卧、坐、立各30秒)、卫生间安装扶手、地面避免湿滑等。
7.注重心理健康,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需从政策支持、社区服务、家庭关怀等多维度入手。医疗机构可通过家庭访视、健康讲座等形式强化家庭与老年人的联系;社区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老年人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鼓励老年人参与政治宣传、爱国教育等活动,实现老有所为,增强归属感,减少孤独;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能显著降低老年人心理应激反应,子女应多陪伴父母,参与社区组织的家庭互动活动。
8.多病共存和多重用药的管理:抑郁、心脏功能衰竭、糖尿病、老年性痴呆、视力和听力问题等,都是衰弱的发生和发展的促进因素。要积极预防和管理好现患疾病,尤其重视处理可逆转的疾病,如老年抑郁症的治疗。评估衰弱老人的用药,合理并及时纠正不恰当的药物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医疗费用,还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的伤害。可通过积极参加医疗机构的定期随访、药物治疗、营养指导等方式,接受个性化服务。
积极预防和治疗衰弱将会对老人、家庭和社会产生很大益处,尤其在衰弱早期的“窗口期”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逆转衰弱。我们应该早期识别衰弱老人或衰弱高危老人,及早干预、防止衰弱进展和临床负性事件的发生,维持或提高老人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