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急救中心接诊了一名特殊患者,该患者饮酒后出现胸闷、呕吐、血压骤降等紧急症状,经诊断,其病因是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引发的“双硫仑样反应”。这一案例再次警示公众:部分药物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需切实提高用药安全意识。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据介绍,该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主要是由于药物成分抑制了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得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无法正常分解而蓄积在体内,进而引发中毒反应。
从临床表现来看,双硫仑样反应轻则导致面部潮红、头痛、心悸、恶心呕吐,严重时则可能造成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后果不堪设想。
哪些药物容易引发此类反应呢?除了专门的戒酒药双硫仑外,常见的有三大类:一是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唑林、甲硝唑、替硝唑等;二是降糖药,包括格列本脲、胰岛素等;三是其他药物,如部分抗凝药、抗抑郁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服用这些药物前后7天内,不仅要避免饮酒,就连含酒精的食品(如酒心巧克力、醉虾等)或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也可能触发反应。
对此,沈阳急救中心的急救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用药前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主动咨询医师或药师;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一周内,要严格禁止接触任何含酒精的物质;若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史,以便医生快速准确诊断并开展救治。
药物与酒精的“致命组合”不容忽视,守住用药安全的防线,才能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