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特朗普白送中国机遇,22国与美谈崩,专家提议不如帮中国登顶全球

   2025-08-09 kongyu900
核心提示:?——·前言·——?近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签署了一项全新的行政命令,明确规定了将对多个贸易伙伴收取的所谓“对等关

?——·前言·——?

近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正式签署了一项全新的行政命令,明确规定了将对多个贸易伙伴收取的所谓“对等关税”。令许多人意外的是,非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或许正因如此,一个充满潜力的新机会开始浮现。

不久前,白宫公布了新一轮的加税清单,其中媒体注意到了其中的细微之处。根据CNN在8月5日的报道,非洲有18个国家被征收高达15%的关税,而利比亚、南非、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四个国家面临的关税更是达到了25%到30%的高度。这一系列的关税政策显示,非洲国家均未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特朗普对非洲国家施加如此高额的关税政策呢?

?——·政治操控与经济保护的双重变奏·——?

特朗普赋予非洲的加税政策背后,隐藏着他利用关税作为政治操控工具的动机。南非经济学家贾米恩毫不留情地指出,美国号称的“对等关税”真正本质是“顺者昌盛,逆者死亡”的霸权逻辑。在国际法庭上控告以色列进行种族灭绝,并推动黑人经济赋权政策的南非,便因为这些举动而遭到美国以“政治不正确”为由施加30%的关税,这直接将其汽车、农业等关键产业推到了生死边缘。

此类将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内愈演愈烈。他不仅撤销了多个针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还计划在《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于2025年9月到期后,自动终止给予非洲国家长达25年的免税出口通道。美国的钢铁协会等工业团体长期游说政府,加征对进口钢材的关税以保护本土产业,尽管特朗普由于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强烈反对暂时搁置了汽车关税,但对非洲的钢铁和铝制品仍旧维持着高达25%的税率,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无疑暴露出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的失败。

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钢铁价格飙升30%,如今则试图通过加重对非洲的经济压榨来转嫁成本,可见美国在国际经济博弈中的自私与无奈。

?——·非洲经济结构的致命短板·——?

非洲国家在这场关税风暴中显得极为脆弱,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的畸形和单一。莱索托,这个位于南非境内、人口仅230万的小国,其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贡献了高达23亿美元的GDP,其中接近20%的出口依赖于美国市场。当美国将关税从威胁性的50%降低到15%时,莱索托依然有9000个直接岗位与4万个间接岗位受到影响,首都马塞卢的缝纫声如同骤然被切断的电流,无数家庭陷入了“无订单则无收入”的困境。

在非洲各国,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坦桑尼亚对美国出口的豆类、咖啡等农产品占其外汇收入的40%,而马达加斯加则因47%的关税直接导致纺织厂大规模裁员。更为严重的是,许多非洲国家在议价能力方面几乎毫无优势。尽管南非尝试通过紧急出台措施以多元化市场,但汽车产业70%的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对美供应链的独立。

在这样一个不对等的博弈中,非洲国家的选择很有限:一方面,要么屈服于美国的政治压力,另一方面,要么冒着经济风险探寻新的出路。

?——·中国如何悄然填补美国退出的真空·——?

与此同时,在美国用关税驱赶非洲合作伙伴的同时,中国却以惊人的速度悄然填补了市场空白。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数据令人振奋——176个签约项目、总计113.9亿美元的合作金额,相比上届分别增长了45.8%和10.6%,覆盖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行业。

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5%的输华商品施行零关税,而美国却在不断提高贸易门槛;此外,中国已经在非洲建成了1.06万公里的铁路和4800公里的公路,而美国的“重建更好世界”计划至今仍停留在纸面上。

具体到受到关税冲击的国家,这种替代效应愈发明显。遭受30%关税打击的南非,迅速启动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合作谈判,计划将原本对美出口的15万辆汽车产能转向中国市场。阿尔及利亚则与中国铁建签署协议,将原本出口美国的磷酸盐矿产品转向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同时引进中国技术用于东西高速公路建设。即使是身处东非的莱索托,也在艰难的境地中与中国电商平台达成了合作,试图通过跨境电商将滞销的纺织品销售到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连锁反应,经济学家俾斯麦·雷瓦内的观点颇具代表性:“非洲正在逐步被推向中国的怀抱,这是美国自我选择的道路。”当美国用关税筑起壁垒之际,中国则在非洲大地上铺设起铁路,建设工业园区,培训技术人才——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模式令越来越多非洲国家意识到,中国才是他们真正可靠的发展伙伴。正如南非贸易专家尼奥·莱茨瓦洛所言:“美国正在失去其全球领导地位,而中国可能会因此崛起。”

特朗普政府或许从未预料到,自己挥舞的关税大棒最终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结构重构的催化剂,而中国在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中,正悄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篇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