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咸阳市政府组织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就咸阳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建设以及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与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hendeshiye.com/file/upload/202508/06/090902891.jpg" />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咸阳市坚持源头防与重点管协同,全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稳定。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在全省率先完成20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和周边监测,推进农用地分类管控,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严格重点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也达到100%。其中,长庆石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入选全国重大工程项目,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同时,咸阳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严把 “两高” 项目准入关,对重点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编制,为众多项目和工业园区进行 “三线一单” 符合性分析比对。在绿色创建方面成果显著,创建了1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建立绿色建筑相关项目清单。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地热能供暖面积占比可观。在交通运输领域,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城区公交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此外,主城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资源化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成绩优异。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上,咸阳市颁布多部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全面推行企业 “环境码” 监管,创新非现场执法手段,该做法被评选为陕西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建成众多空气自动监测站,实现镇办全覆盖。同时,通过聘请特邀观察员、推出生态环保吉祥物、升级改造环境教育基地、建成生态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公益短片入选优秀作品等方式,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zhendeshiye.com/file/upload/202508/06/090902451(1).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水利建设关乎民生福祉,咸阳市水利局紧扣水利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十四五” 以来,咸阳水利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论述,围绕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按照 “1236” 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在项目驱动方面,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抓手,科学编制多部重大规划,累计落实大量水利建设资金,实施众多水利工程项目,多个重点水利工程取得重要进展,部分工程计划年内完工或纳入国家规划。在水灾害防御体系完善上,咸阳市始终将水旱灾害防御作为重点,成功应对多次超警戒洪水,实现人员和重大财产零损失。同时,加快防洪工程建设,修复水毁项目,除险加固水库,治理山洪沟,在抗旱减灾方面也积极行动,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还加快了智慧水利建设,实现水情等实时监测预警。在城乡供水保障上,农村供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县域统管和标准化建管模式,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成绩突出,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大幅提高;城市供水则通过印发管理办法,加快水源和管网建设改造,提升管理效能。在水资源利用优化上,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 “双控” 目标,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修订相关管理办法,积极开展节水宣传,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全覆盖,并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在水生态环境治理上,咸阳市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河湖 “清四乱” 和河道非法采砂整治,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搭建生态流量监测平台,保障生态基流。在改革创新方面,深化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推进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完成相关条例立法,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建立现代化治水体系。
在农业农村发展领域,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培育新质生产力。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三农” 工作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工作要求,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为引领,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迈出新步伐。在粮食生产方面,面对旱情,咸阳市全面落实农业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安排资金抓好抗旱保粮工作。全市夏粮播种面积实现增长,总产量和单产在全省排名靠前。针对夏粮减产情况,积极落实 “以秋补夏” 措施,增加秋粮种植面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全面推行 “五化” 工作制度,实现农户监测全覆盖,帮扶政策落实率100%,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各项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咸阳市全面实施苹果产业 “三大行动”,推进设施蔬菜产能和效益双提升,畜牧生产总体稳定,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增众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多个地区成功创建各类产业园区和强镇,多条乡村休闲旅游线路入选精品线路。在和美乡村建设上,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扎实推进示范村建设,新改建大量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全面落实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富民强村行动方面,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 “百村提升行动”,落实财政资金支持薄弱村发展,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咸阳市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 “西部名市丝路名都” 贡献力量,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