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力保护是指用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年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获得遗传学后代。随着全球生育力下降和生育年龄后延问题的凸显,“生育力保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生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3]。
4.1 生育力保护方法
4.1.1 早期预防
预防生育力下降是生育力保护的首要措施,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的生育行为是预防的关键。具体预防措施包括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戒烟、戒酒,忌熬夜,合理饮食,放松心情,避免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发生性传播感染和反复流产,选择合适的生育时机。利用媒体广泛宣传生殖健康的重要性,进行全面性教育有利于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护生育力[2]。
4.1.2 手术和药物治疗
随着新型化疗药的出现,放化疗方案的改进及癌症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儿童及年轻患者的生存率大幅提高,这使得大部分青春期和育龄期的癌症患者有望生育。因此,如何保护和保存这部分患者的生育力,如何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卵巢功能损伤的改良卵巢手术和药物等,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2]。
4.1.3 辅助生殖技术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生育力概念受到挑战,使原本属于一种完全天然行为的生育过程可以被人为干预和调整,卵母细胞发育、精子发育、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等过程可以脱离人体内环境和性交行为而实现,在受孕时间和空间范围上有了一定的可变性和灵活性,为生育力的保存(如:精子和卵细胞冷冻、胚胎冷冻、卵巢组织冷冻)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一些要求推迟生育的健康人群、不孕症患者、排卵及生精功能有下降风险的人群、因疾病(如癌症等)需要推迟生育的人群而言均是一种较好的“生殖保险”方法[2]。
4.2 男性生育力保护
男性生育力下降,除了医源性因素,如肿瘤的放化疗治疗导致生精干细胞的丢失外,还有一些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原因,如Y染色体微缺失、克氏症和隐匿性无精子症等。对于男性生育力的保护,首先是预防生精细胞的损伤和减少。对于男性癌症患者,例如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和睾丸癌等患者,面临的主要是生殖细胞的丢失,因为精子的形成对于放疗和化疗非常敏感。因此,对于这部分病人,应尽量选择对精子影响较低的治疗方法,从而避免生殖细胞的损伤。精子冷冻和保存是男性生育力保护的主要策略[3]。
4.3 女性生育力保护
目前常用于女性生育力保护的方法有卵母细胞冷冻和胚胎冷冻,除此之外,还有卵巢组织冷冻、始基卵泡和窦前卵泡的体外培养、减少药物对生殖细胞的毒性和生殖干细胞分离等方法。冷冻卵母细胞和胚胎的冷冻技术较为成熟,已经常规应用于生殖医学临床实践,世界范围内已有许多子代通过该技术获得。卵巢组织冷冻技术针对青春期前女性,或癌症治疗需要尽快实施,没有足够时间等待促排卵实践的患者,或者是有促排卵禁忌和青春期前的患者。
对于生育年龄后延的健康女性,可以选择卵母细胞冷冻和卵巢组织皮质冷冻。随着年龄的增加,卵母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均相应下降,卵母细胞非整倍体风险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生育功能丧失。与慢冷冻相比,玻璃化冷冻可以改善卵巢卵泡和间质结构的保护作用,增加卵泡存活率,从而改善移植后组织的功能。虽然近年来卵巢移植取得较大进展,但成功率仍然很低。影响卵巢组织移植后功能的因素有:缺血性损伤、冷冻方法的选择、卵巢组织冷冻时病人年龄、冻前性腺毒性药物的使用、移植卵巢组织的体积等因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