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互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为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新兴市场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应用落地,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1.23亿!我国网民规模再度刷新。网上零售、移动支付、线上办公、跨国贸易……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加凸显,为生产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提升了效率,深刻地改变中国。互联网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中国也改变着互联网,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为网络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无限可能,要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日益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就需要主动拥“网”入怀、乘“数”而上,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网络基础更加坚实,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沃土”。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物理基础,发挥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作用,要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接入需求,就需要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截至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262万个,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十年间推动实现了“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既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又支撑起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为百姓生活便利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千行百业“触网”,数字经济为中国注入澎湃动能。当下,网络已从教育、科研专线转变成休闲、办公、大众娱乐的工具,不断拓宽网络运用空间,助力企业融“数”转型,更好地推动千行百业。《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数字文娱领域发展“内外兼修”,持续向全球输出优秀文化价值,并不断拓展与线下的融合,为国内文旅市场增加新动力。数字化浪潮席卷千行百业,成为塑造产业格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为数字经济注入新活力,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乘“数”而上,让生活更美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网民在触“网”中更好地拥网、用网,分享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发展趋势,我们要用好“互联网+”的“金钥匙”,在创新求变中,凝聚更多新元素、新成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具体应用场景渗透,手机“碰一下”,无需出示付款码便可完成支付;无人机送外卖,满足消费者时效性需求;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短视频成为农民的“新农活”……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百姓生活,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生活因互联网更丰富,世界因互联网更精彩。从无到有,互联网重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既要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环境,也要坚持科技创新赋能,让中国互联网发展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网络惠民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满足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为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数字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