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重塑商业逻辑的当下,商科教育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的深刻转型。作为1979年成立的师范类院校经管学院先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始终秉持“经邦济世、励商弘文”的使命,将百年学府的人文积淀与经管学科创新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人文引领、数智赋能、实践为本”的特色发展路径。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胡聪慧教授在接受《人物对话》专访时,以“DUTY框架”为理论支撑,系统阐释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项目(以下简称“北师大MBA项目”)如何依托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北师大优势学科资源,构建数智技术、人文素养与实践导向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北师大MBA项目作为师范类院校中初批获得培养资格的MBA项目,通过整合前沿科技洞察、深厚文化底蕴与真实商业场景,致力于培育兼具战略思维、科技素养与人文关怀的新时代管理精英。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胡聪慧教授
创立“融合课”,打破技术与管理壁垒
面对数智技术对商科教育的冲击,胡聪慧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两种常见模式的局限:简单拼凑技术学院与商学院的课程,实则是“把复合的任务丢给学生自己完成”;而仅邀请企业人士授课,则“只展示了复合的成果,未展示教授复合的过程”。
而北师大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开创性的“融合课”。“这相当于打破了技术和商科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胡聪慧教授形象地比喻,“业界人士授课可能戳不破这层纸,技术专家授课又如同‘用牛刀’,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融合课’找到了切入点。” 这一创新正是学院“包容、多元、创新、责任”价值观和依托北师大深厚人文底蕴与学科优势的具体体现。
更深层次上,胡聪慧教授强调商学教育必须研究数智时代的新商业规律。“我们现有的商学体系建立在工业革命标准化生产基础上,如今底层逻辑已变。”为此,北师大集结了一批“躬身入局”的教授:院长戚聿东教授深耕数字经济与管理研究,是国内该领域的优秀学者,出版10部学术著作和教材,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焦豪教授探索的是数字经济情境的战略管理、创业管理、创新管理、公司治理,聚焦在动态能力、数字平台战略、数字平台生态治理、数字化转型等研究领域;周江华教授聚焦数字企业转型,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战略管理、创业管理。胡聪慧教授本人也将研究转向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融合领域。“我们的底气,不仅借外力,更源于这批深耕前沿的师资。”
人文底蕴,数智时代“软实力”的核心锚点
面对时代对“科技赋能”与“责任担当”的双重呼唤,北师大MBA项目明确提出,致力于培养“具有敏锐的商业思维、前瞻的科技洞察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复合型管理精英”。胡聪慧教授特别指出,这一目标精准对应时代需求:“科技洞察”回应“科技赋能”的浪潮,而“责任担当”则深深植根于所强调的“人文底蕴”之中。
当技术替代了越来越多的硬技能,提问能力和洞察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人文心理课程的熏陶。“数智时代,硬知识更易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价值、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反而成为教育的关键内核。”胡聪慧教授表示,人文底蕴不仅能提升对商业社会的理解与适应力,更能“锚定价值观,锚定商业方向”,使责任担当内化为管理者的自然行为选择。将人文底蕴作为软实力的核心锚点,正是学院“责任”价值观和独特办学模式在数智时代的生动实践。
“DUTY”人才培养框架,构建面向未来的能力图谱
基于数智时代的挑战与北师大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交叉学科优势,MBA项目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体系,提炼出独特的“DUTY”人才培养框架:
D (Discipline - 学科方向): 依托学校教育学、心理学等优势人文社科学科,打造教育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应用心理、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等特色方向;同时发挥经管学科优势,建设数字企业管理、金融与会计、商业分析与咨询等品牌方向,实现“整合链接北师大优秀学术资源”;
U (Understanding - 人文心理): 推出系统化“心理学课程包”,包含8门与商科紧密相关的心理学课程,强化软实力培养;
T (Technology - 数智技术): 2020年率先设立数字企业管理方向,现已成为热门方向之一;2025年推动数智技术与各管理方向深度融合,开设“数字营销”、“数字化运营与管理”、“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运营管理”、“人工智能与商业应用”等融合课程;
Y (Yield - 实践导向): 构建全方位实训体系,例如案例、模拟赛、企业参访、联合课程等,并创立了教师参与实践活动,从源头保障实践教学的深度与活力。
全新升级“π计划”,从招生创新到商学公益
针对传统招生模式“单向了解”的弊端,北师大MBA项目于2025年全新推出“π计划”招募活动,打造师生双向展示平台,体现了“创新”与“包容”的价值观。除名师微课外,其特色在于:
专业方向沙龙: 还原商学院经典案例讨论课,学生主导发言与讨论,在观点碰撞中观察同伴思维、感受教授引导。
专属大礼包 & “你如此好”系列活动: 提供企业参访及跨界融合讨论机会,邀请学界、业界精英与学员共议热点话题,创造独特价值链接。“它已超越招生活动,成为我们面向更广泛人群的商学公益课堂。”胡聪慧教授总结道,这亦是学院社会责任的一种延伸。
访谈最后,胡聪慧教授对意向考生给出真挚建议:“选择MBA项目,本质上是在选择一整所学校的资源。”他强烈鼓励潜在考生“到校园走一走,感受氛围、接触师生。真诚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MBA项目,在这里打开人生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