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再次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以“强硬”的形象示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然而,近来接连爆出的三条坏消息,让特朗普也感到招架乏力。
首先,美国的稀土库存仅剩三个月的使用量;其次,本国的GDP增速从去年的2.8%骤降至2.2%;再加上他的民调支持率降至43%。这一系列的负面消息几乎注定了特朗普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将面临惨败。就在这一切看似无法改变时,日本的共同社突然爆出一个消息:中国正在考虑邀请特朗普参加9月3日的抗战胜利大阅兵。这个向来自信满满的总统,此时却需要北京的邀请函作为翻盘的突破口。
三重危机袭来
6月的华盛顿笼罩在三重危机的阴影下,五角大楼的警报尤为刺耳。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向美国政府报告称,稀土元素库存即将枯竭,这直接导致了高超音速导弹核心部件的生产受阻。五角大楼对这一问题的评估报告摆在了特朗普桌前,结论清晰而冷酷:如果三个月内无法解决稀土供应问题,美国新型武器的研发将陷入全面停滞。
与此同时,经济数据也不容乐观。经过长达七年的贸易战后,美国的GDP增速从2024年的2.8%降至2.2%。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消息。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模型推算,若继续对中国实施全面关税,美国的经济增速有可能再下滑1.6个百分点。特朗普及其政府,曾因高调实施制裁而大肆宣扬“美国优先”,但如今面对中国企业通过墨西哥和越南的“曲线出口”策略,美国却束手无策。
而民调的急剧下滑更是让特朗普雪上加霜。据美国媒体统计,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43%,而那些对他执政不满的民众已经高达53%。若这一局面无法扭转,特朗普与共和党将面临在中期选举中惨败的窘境。6月28日,白宫玫瑰园举行的记者会成为了一个关键转折点。特朗普在镜头前宣布签署了中美稀土谅解协议,双方达成协议:中方将扩大稀土出口许可,而美方则取消对高科技产品的投资限制。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中国商务部的回应特别强调了“期望美方相向而行”,这暗示了美国在过去曾屡次背弃协议的前科。
战略转向的信号
另外,特朗普政府近期的另一个变化更是让人关注。北约联合声明被删改的事件暴露了美国的战略转向。特朗普亲自下令删除“印太”和“中国挑战”等敏感词,最终的文件中对亚太安全问题只字未提。这一举动令欧洲盟友感到震动,欧盟外交代表博雷利急忙邀请中国团队赴布鲁塞尔,重新启动部长级对话,生怕在中美达成新默契后被边缘化。
五角大楼的某些官员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也流露无遗:他们指着卫星图上的中国包头稀土工厂说:“他们控制着阀门,我们的导弹就成了摆设。”面对这样的现实,特朗普不得不放下之前的“关税大棒”,转而向中国伸出橄榄枝。
外交博弈中的橄榄枝
就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共同社突然曝出一个消息:中国正在考虑邀请特朗普参加9月3日的抗战胜利大阅兵。全球外交界为之一震。尽管中国外交部在6月30日的记者会上淡定回应称“目前没有可提供的信息”,但话中却隐含着“尚未否认”的意味,同时也再次提到“有关部门已介绍外国领导人邀请安排”。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确认将出席这场盛大的阅兵,并将在中国停留四天,这使得特朗普的这一潜在访问更显分量。
普京的行程为特朗普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外交机会。如果特朗普能出席阅兵式,他不仅能兑现自己竞选时关于“上任百日访华”的承诺,还可以与普京进行美俄领导人罕见的同框,圆自己作为“大国调停人”的梦想。而特朗普对大型阅兵的兴趣也早有流露:他曾专程赴巴黎观看法国国庆阅兵,并在自己生日时举办了美国军建军纪念阅兵(尽管被嘲笑“队列像超市抢购”)。这次中国的阅兵式,尤其是展示高超音速导弹和歼-35舰载机的场面,正是特朗普眼中一个了解中国军力、拓宽视野的机会。
历史性的同台与政治考量
如果特朗普最终踏上北京的土地,这将是中美俄领导人首次同台亮相——这是自1945年雅尔塔会议以来的首次。在抗战胜利的背景下,这一画面所传递的信息远远超出了外交礼节本身。它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当前亚太格局的一种再确认。
中国筹备此次阅兵的背后,也有深刻的战略考量。除了展示歼-20、轰-6N等新型装备外,特别邀请了美国飞虎队老兵的后代,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既纪念了二战时期美国援华抗日的牺牲,也暗示了中美之间曾经的合作与情谊。
对特朗普来说,站在这片曾被日本侵略的土地上,庆祝“战胜日本”,无疑会对东京政府发出一个强烈的警告信号。
内外压力与外交突破
然而,特朗普此行的政治压力不小。民主党早已磨刀霍霍,直言如果特朗普此次访华,将被视为“对华软弱”;而共和党鹰派则警告此举可能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但面对通胀压力、制造业疲软等经济困境,特朗普急需一个外交突破来转移国内选民的注意力。
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已计算过,如果通过这次阅兵促成中美俄三方会谈,即便只是象征性的握手,也可以包装成“冷战后最伟大的外交成就”。更何况,普京出席阅兵已成定局。如果美俄领导人能够在北京实现破冰,那么这将对调解俄乌冲突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一低成本、高收益的赌局,恰好符合特朗普的冒险性格。
风险与挑战
当然,这个举动也充满了风险。美国驻华使馆的密电指出,特朗普如果在解放军东风导弹前表现出惊叹之情,可能会被解读为“震慑效果达成”。然而,相较于军工停摆和经济下滑的压力,这个风险似乎不算什么。
特朗普的专机是否会在9月抵达北京,仍然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然而,普京已经确定将出席,且中国外交部的回应也使得邀请的可能性悬而未决。可以预见的是,大国博弈的棋局,已经超出了华盛顿的掌控。稀土危机、经济低迷和民调滑坡,三大坏消息犹如三把悬在白宫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北京发出的阅兵邀请函,或许正是特朗普急需的那个“台阶”。毕竟,在现实政治中,懂得借势而为的玩家,才是最终的赢家。
参考资料:
《中国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9月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外交部回应》——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