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上海中心,当像素蛋糕(PixelCake)的创始合伙人陈泽青在发布会结尾说出“当AI承担90%的重复性工作,摄影师终将回归创作本身”时,台下响起掌声。这场名为“全能创作”的发布会,核心信息简单而颠覆:通过一套“一体化智能工作流”,像素蛋糕将传统商业摄影中耗时3天的修图、选片到交付流程,压缩到了惊人的3分钟。
这不是一个线性的优化,而是1440倍的效率跃迁。这不仅仅是关于“修图”本身,更是一个关乎商业模式、创作自由和行业未来的系统性变革。作为一家被第三方机构艾瑞(iResearch)授予“中国商业级AI修图市占率第一品牌”称号的公司,像素蛋糕正在做的,是为25万乃至更多的影像创作者,铺设一条通往“全能创作”时代的高速公路。
商业摄影,一个看似光鲜的行业,长期以来却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摄影师们在捕捉光影的艺术瞬间后,往往要坠入繁琐的“后期地狱”。从相机卡中导出成百上千张RAW格式原片,在不同软件间反复横跳,为了一个像素点的完美而耗费心神,再到与客户来回沟通选片、排版……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创作的激情极易被机械化的流程所消磨。
比如,一位儿童摄影师在传统的流程下,从拍摄完成到最终交付,平均需要3天时间。这三天里,不仅是摄影师的时间成本,更是客户等待的焦虑和商机流失的风险。
像素蛋糕敏锐地意识到,单纯提升某个环节的单点效率——无论是修图、调色还是排版——已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行业的真正瓶颈在于割裂、低效的“工作流”。为此,他们提出了行业首个打通“AI+全链工作流”的智能解决方案——“一体化智能工作流”。
这个工作流的核心,在于通过“像素云空间”,将旗下四大核心产品——专业级修图软件“像素蛋糕”、AI智能设计软件“像素苏打”、在线选片与二销工具“像素曲奇”以及营销与交付工具“像素芝士”——无缝串联。它如同一位智能管家,让数据在整个后期流程中自动流转、托管。
发布会现场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儿童摄影案例,摄影师按下快门,照片通过联机拍摄实时传输至像素蛋糕,AI根据预设风格自动完成修图和调色,几乎在拍摄完成的瞬间,一个冰雪主题的系列大片便已初步成型。摄影师只需简单挑选,照片便自动流入像素苏打进行智能排版。客户甚至帮宝宝的衣服还没换好,就能在像素曲奇的界面上看到设计精美的相册,进行挑选。
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发布会速记中那句客户惊讶的赞叹——“这么快,我们以前弄好几天!”
这不仅是效率的胜利,更是商业模式的重塑。客户满意度的飙升、翻台率的提高、以及“拍完即选、当场成交”带来的现金流加速,共同构筑了一个价值飞轮。官方实测数据显示,该方案能为商业用户带来超过200%的营收增长。
如果说“一体化智能工作流”是像素蛋糕的战略蓝图,那么其自研的“方糖引擎”和16bit・AI Raw引擎,则是驱动这一切的强大心脏。在全球影像处理技术长期被Adobe、飞思(Capture One)等国际巨头垄断的格局下,像素蛋糕的底层技术突破,尤为引人注目。
“方糖引擎”与“全局语义地图”:让AI拥有艺术直觉
发布会上,像素蛋糕技术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方糖引擎”的升级,其核心在于引入了“全局语义地图”的概念。传统的AI修图,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皮肤、头发、背景等区域进行孤立处理。而“方糖引擎2.0”则能理解整个画面的内在联系,实现跨区域、多层级的协同计算。这带来了三大革命性创新:
纳米级分割精度:无论是发丝的边缘,还是睫毛的细节,都能实现“根根分明”的像素级识别,彻底告别了传统AI抠图的粗糙感。
跨区域协同计算:在进行图像合成或背景替换时,AI能智能分析全局光影,让新加入的元素与原图在光照、质感上完美融合,达到专业修图师的视觉逻辑重构水准。
全局语义地图:不仅能识别常见的物体,还能通过上下文理解,智能判断未知实体,并匹配最优处理策略。
这些技术的落地,体现在像素蛋糕8.0版本中一系列“史诗级”的功能上:从能精准修复褶皱与瑕疵的“AI衣物去皱”,到能轻松抹去画面中干扰物的“智能消除”,再到被现场演示称为“挑战地狱级难度”的“智能道具修复”——一个布满锈迹铁皮的道具车,在AI的“妙手”下瞬间焕然一新。这些都源于“方糖引擎”对图像的深度理解。
16bit・AI Raw引擎:争夺高端影像话语权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像素蛋糕成为了国内首家掌握16bit・AI Raw引擎核心技术的厂商。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影像处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8bit和16bit的差异是巨大的。8bit仅能记录1670万种颜色,而16bit则能记录惊人的281万亿种颜色。这意味着后者能保留近乎完美的暗部细节与高光层次,为后期处理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宽容度。像素蛋糕的16bit・AI Raw引擎,结合AI算法,不仅打破了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更在降噪与保留画质这一“鱼与熊掌”的传统难题上取得了突破,实现了高保真、无损的画质优化。
手握核心技术与高效工作流的像素蛋糕,其“全能创作”的版图并未止步于PC端。
像素蛋糕iPhone版的推出,是一次重要的战略延伸。它并非PC功能的简单阉割,而是将联机拍摄、RAW图调整、AI追色等核心能力,不打折扣地装进了口袋。
发布会最后的“彩蛋”——视频自动化处理软件“像素吐司”(Pixel Toast)的预告,则将像素蛋糕的野心指向了下一个万亿级市场。视频人像美化,尤其是电影级制作,是后期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对效果、稳定性、画质的要求极为苛刻。一秒24帧,一部电影17万帧的手工精修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工程。
“像素吐司”展示了惊人的潜力:媲美人工精修的祛斑祛痘、中性灰磨皮;在运动镜头中依旧稳定流畅的多帧处理技术;以及在4K超高分辨率下的完整导出能力。更令人震撼的是“视频AI追色”功能——仅用一张风格样片,就能让整段视频一键完成电影级调色。这预示着,视频创作的效率革命,也已在弦上。
从“一体化智能工作流”对商业摄影全链路的重构,到“方糖引擎”与“16bit・AI Raw引擎”对底层技术的突破;从“像素蛋糕iPhone版”对创作场景的延伸,到“像素吐司”对未来的布局,像素蛋糕正在构建一个强大的影像创作生态。
这个生态的核心,是效率的极大提升和创作门槛的极大降低。它让“3天变3分钟”的奇迹成为日常,让“奇妙相册”“付费下载”等功能成为摄影师新的增收引擎,让曾经遥不可及的电影级效果变得触手可及。
正如陈泽青所言,这是一个想象力就是生产力的时代。当AI能够完美地执行摄影师的意图,甚至预判需求、激发灵感时,影像创作的边界将被无限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