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什八月的阳光滚烫,炙烤着喀什市三十六中的绿茵场。一群少年在场上奋力奔跑、精准传球、拔脚怒射,汗水早已浸透球衣,却浇不灭他们眼中那团名为“热爱”的火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地方,也是买买提江·马哈木提教练用三十年光阴默默耕耘的“责任田”。

8月5日,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在喀什开赛,开幕式后,安赛尔・米尔沙力江(右二)和他的好朋友们在喀什大学合影留念。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实习记者李霖 摄
“那时候操场是黄土地,一跑起来,孩子们的脸都被土蒙得只剩俩眼睛。”买买提江教练抬手抹了把汗,目光落在正在抢球的队员海迪且身上。此刻,海迪且正与队友布麦丽亚穆完成一次漂亮的二过一配合,抬脚射门时带起的草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12岁的海迪且·艾依提(8号),能攻善守。她的足球梦始于姐姐:“姐姐从不认为女孩就该温柔,她总喊‘踢就要踢得狠!’”这份热爱支撑她走过5年风雨,目标清晰如炬——冲进国家青训队!“太爱足球了,不想留遗憾!”学业是家人的底线,她早有规划:“训练场上拼,书桌前更要拼!”今年4月,她以优异学业和精湛球技荣膺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
“石榴花开 青春绽放”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揭幕战现场。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朝 摄
人称“左脚小布”或“恐怖小布”的布麦丽亚穆·依马木江,是令对手胆寒的左边锋。左右开弓,实力超群。去年地区决赛关键时刻,为拦截单刀,她膝盖重重磕在硬地上,血染球裤。“疼得钻心,但脑子里就一句:“‘爬起来,接着干!’”她的眼神透着倔强,“谁说女子不如男?”为了足球,她攒零花钱买装备,忍痛剪掉心爱长发。梦想是考入乌鲁木齐体校精进球技。姐姐(已是116中队员)常在电话里“单挑”约战:“你爆发力猛,但传中精度?下次见面比比!”
9岁的安赛尔·米尔沙力江是“儿子娃娃足球队”的多面手。足球,流淌在他的血液里——爸爸是艾尔多斯特队的23号,他的抖音号就叫“23号球衣”,记录着父子攻防演练,配文:“唯有足球不可辜负”。曾经腼腆的小男孩,在绿茵场上蜕变成果敢坚毅的战士。训练后,他主动收拾器材,耐心示范动作——足球赋予的自信与担当,清晰可见。

海迪且·艾依提。(资料图)喀什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孩子们每一次飞跃,都浸润着买买提江·马哈木提教练的心血。 自1996年组建球队,他带领孩子们从黄土地踢向全国领奖台——“谁是球王”、“我爱足球”全国冠军奖杯填满了器材室的柜子。2016年组建女子足球队后,姑娘们更勇夺自治区总冠军!如今,弟子阿依谢、麦迪乃已身披新疆队战袍,驰骋在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民族团结友谊赛的赛场——这些,是买买提江教练用三十年光阴刻下的、最闪亮的勋章!
海迪且、小布、安赛尔...这群在喀什绿茵场上肆意奔跑、追逐光的孩子,他们的未来或许通向职业赛场,或许延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但足球赋予他们的,远不止球技——是跌倒后咬牙爬起的坚韧,是落后时永不放弃的斗志,是为团队拼尽全力的担当! 这些刻进骨子里的精神,将是照亮他们一生的灯塔。
而买买提江教练,以及无数像他一样的基层园丁,正如戈壁滩上倔强挺立的胡杨,用数十载的扎根与坚守,为幼苗般的梦想抵挡风沙、撑起绿荫。他们用专业的目光丈量潜力,用温暖的手掌传递力量,默默将一个个稚嫩的梦想,稳稳托举到更辽阔的绿茵天空!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实习记者李霖
编辑:祁世斐
责编:杨进财
主编:汪玉珍
审核:熊晓勤 张秀振
投稿邮箱:ksnews@vip.163.com
联系电话:0998—267369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