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深圳2位民营企业家获国家级荣誉!张春华:搭建制造业出海“高速路”;高青:破解藏在晶体里的“密码”|深商

   2025-08-06 kongyu710
核心提示: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100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100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进一步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发展定力,勇担时代重任,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两名企业家获此殊荣,分别为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朗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春华和深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大鹏新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深圳市晶峰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青



张春华 

20年深耕 搭建制造业出海“高速路”


近日,朗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春华顺利入选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

图片

在朗华集团,一组组实时更新的数据勾勒出全球化服务网络的轮廓——从深圳发往亚欧的货柜动态、散布于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节点状态、“朗华号”中欧班列的运行轨迹,这些信息背后,是朗华集团创始人张春华20年来深耕产业服务的执着。从2006年怀揣“为中国制造赋能”的初心创业,到如今带领企业成为全球卓越的制造服务商,他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书写着一段民营企业家与中国制造共成长的故事。


一次海外考察

点燃服务制造业的初心


2006年的深圳,正沐浴在加入WTO后的春风中。彼时,国家“十一五”规划刚刚开局,“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让生产性服务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这一年,张春华刚刚结束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考察。归来时行囊里装着的除了行业资料,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国外的制造企业背后,都有成熟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支撑,而我们的企业出海,却常常卡在成本和效率上。”考察中发现的痛点,像一颗种子落在了他心里。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制造不缺潜力,缺的是能与之匹配的本土服务生态。

图片

恰逢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政策东风与产业需求的碰撞,让张春华下定决心:“要做中国制造的‘隐形翅膀’。”

2006年,朗华集团在深圳注册成立。从最初的供应链管理起步,张春华带领团队创新建立外贸综合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出整合制造全链条服务的全国首家生产性服务平台。正是这份扎根实业的坚持,让朗华逐步成长为累计服务超3万家制造企业的综合平台。


持续创新突破

为中国制造出海提供新选择


在朗华的发展历程中,一系列创新实践至今仍被行业津津乐道。这背后,是“如何让中国制造走得更稳、更远”的持续探索。

图片

2017年,深圳盐田港,中欧班列(深圳至明斯克)“朗华号”缓缓驶出。这是深圳首趟中欧班列,也是全国首个由民营企业家主导投资、市场化运营的班列项目。“以前企业把货物运到欧洲,海运要40天,空运成本太高。”张春华看准了陆路通道的潜力,果断启动项目。他曾坦言:“中国制造要真正走向全球,必须有自己掌控的物流通道,这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产业安全的需要。”

如今,“朗华号”已累计开行了超200列,运载货值逾百亿元,成为广东参与“一带一路”的标杆——这条由民营企业开拓的物流新通道,让中国制造的出海之路多了一个高效选择。


图片


高青

敢闯敢试  破解藏在晶体里的“密码”


近日,深圳市晶峰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青顺利入选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名单。

图片

作为技术带头人,高青以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带领团队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她怀揣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深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三点一线一品牌”工作,持续用热情与智慧为深圳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敢闯敢试

走出国产化道路



深圳市晶峰晶体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石英晶体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企业从创立之初就怀抱着产业报国的理想。

图片

在位于大鹏新区的晶峰科技园区,大门左手边的围墙上写着一句标语:撑起民族工业的一片天,这是2007年园区建成时写下的标语。字里行间的倔强,恰似园区里那些震颤频率精准到亿分之一的石英晶体——看似微小,却藏着撬动世界的力量。

20世纪80年代,晶体在民用领域开始广泛运用,但从基本设备、生产、工装、模具到软件,全部是国外技术。在高青就读高一那年,父亲高少峰决定拿出全部身家,从陕西南下深圳创业。

1991年,晶峰在深圳成立研发中心,一步步有了自己设计的模具、设备和产品。高青看到父亲带着初创团队搞研发、找市场,在国外技术和产品包销的行业夹缝中探路。靠着“硬核”的技术实力和执着的精神,晶峰最早从适用于寻呼机等通讯类的晶振做起,一步步走出一条国产化的道路。鼎盛时期,晶峰占据了国内BP机70%的市场份额。


不惜成本

路踏踏实实做好研发


尽管小时候并不喜欢晶体行业,2001年,留学归国后的高青,还是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企业发展中,成为企业的继任掌舵人。

正当高青准备大干一场时,寻呼机市场迎来大转变,市场订单份额大幅下降。高青主动提出去开拓市场,经过专业的市场分析之后,晶峰瞄准了需要高精密度产品的无绳电话市场。

图片

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通过国外大公司的全球合格供应商资格认证。这是一次严苛的考验,在工厂的管理水平、管控能力达标之后,便是对产品的可靠性、信赖性、电子性能等方面五六十个指标进行测试。

高青带领全体员工耗时两年半,从设备摆放到无尘车间管理,再到品质流程再造和生产全过程管控,甚至ISO文件的重编,事无巨细,坚持不懈,最终团队顺利通过了一系列严苛认证。

接着,根据市场的新需求,晶峰晶体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研发,解决了石英晶体频率不稳定、不抗跌落、不耐高温等难题,做出了国内首个贴片晶体产品,这项国内首创技术斩获多项发明专利,至今仍是市场的宠儿。

(内容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袁晔 部分图源:同心鹏城)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kongyu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