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外卖引发的骑手狂欢,虽然始于咖啡茶饮,却可能在即时零售市场薅到更多的“羊毛”。
外卖“三国杀”,正逐渐进入电商平台再次改变格局的新节点,而即时零售是即将白热化的新战场。
即时零售的诞生,改变了产业的供给方式,业内存在的共识是,餐饮是狭义的外卖,而即时零售被定义为广义的“外卖”。有媒体如此形容,传统电商和即时零售拥有重叠度很高的核心用户群,即习惯于线上消费、追求便利的都市消费者,商品供给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彼此替代。如果一家平台的即时零售失守,其传统的电商业务也势必会流失用户和订单。
近期,即时零售是业内讨论的热点。从前述三家平台公开的战绩中也可以看到,即时零售已成为三家平台的重要棋子。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同日,美团宣布将全面拓展即时零售,包括全面拓展闪购品类,大力加码小象超市,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等。
时间再往前推,刘强东在分享会上公开谈论了布局外卖和酒旅的意图——只围绕供应链展开。“大家看到的是跟美团的外卖之争,其实我们做的是背后的生鲜供应链,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前端卖饭菜我可以永远不赚钱,我靠供应链赚钱是可以的。”彼时,刘强东如是说。
2024年11月1日,京东旗下自营超市京东七鲜与前置仓完成融合,并全面上线“击穿价,真便宜不怕比”活动,打响生鲜电商“价格战”。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京东七鲜将在京津区域密集落地18家仓店。
美团在这方面亦有所动作。截至目前,美团闪购已与全国超过3万家零售品牌商合作,建设了大量闪电仓,在小象超市方面,目前已在全国20个城市开设了近千个前置仓。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全面扩展即时零售业务,闪购将继续与零售品牌商合作,优化3C家电、生鲜食品、酒水饮料和快消品的购物体验。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增速比同期网络零售高出17.89个百分点,已成为拉动居民消费的新增长点。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
可见,这片蓝海市场仍是未来三家企业的“必争之地”。
不过,无论是电商巨头,还是生活服务平台,最终都将向超级App进化。
互联网红利期过后,谁家都没有多余的“流量”,所有的“跑冒滴漏”都得全部收回来,于是,我们看到了四处当“鲇鱼”的京东、整合饿了么和飞猪的淘天,以及被迫迎战的美团,而早已站上10亿用户级的微信和抖音,还会继续在这场“三国杀”中隐身多久?